2008年4月11日 星期五

倫敦大笨鐘150歲了 精準報時就靠小銅幣





更新日期:2008/04/11 11:59
國際中心編譯



倫敦知名的地標大笨鐘陪伴倫敦人走過一個半世紀,在二戰納粹轟炸時期,更是倫敦人屹立不搖的精神象徵,大笨鐘昨天(10日)渡過150歲的生日。

到英國倫敦旅遊有許多不能錯過的名勝古蹟,倫敦的地標大笨鐘就是一個。4月10日是大笨鐘150歲的生日,大笨鐘陪伴倫敦人走過一個半世紀,在二戰時期,大笨鐘的沉重有力的鐘聲,更成為英國人抵禦納粹轟炸的精神象徵。

一位倫敦遊客說:「大笨鐘很漂亮,非常非常的漂亮。」

大笨鐘位於倫敦西敏寺國會大樓東北端的哥德式鐘塔上,臨泰晤士河畔,現今所稱的大笨鐘其實已經不只限於那座四面鐘,而是一整座鐘塔。大笨鐘鐘體重達13噸,在維多利亞時期必須動用16匹白馬才能把它吊掛到西敏寺鐘樓。


面鐘面積2平方公尺,由至今仍存在的倫敦懷特查普鑄鐘廠(Whitechapel Bell
Foundry)打造,美國的自由鐘也是由這裡製造的。大笨鐘鐘鳴系統由四個刻鐘和一個時鐘組成,鐘錶學家丹尼森設計其中的時鐘,刻鐘由約翰華納父子設
計,1858年4月10日安裝完成,1859年起開始根據格林威治時間為倫敦報時,1923年12月31日英國廣播公司(BBC)開始廣播大笨鐘報時,從
此大笨鐘的鐘聲從倫敦傳播到全世界。

鐘廠原先打造的初版大笨鐘測試時因為鐘錘太重,把鐘打裂,得重新鎔鑄打造,才在1858年鑄造出今日所見的大笨鐘。當年的帳冊顯示,大笨鐘從製造到安裝,鑄鐘廠只收到572英鎊(約台幣3萬多)。

懷特察普鑄鐘廠負責人修斯說,「這可能是全世界最有名的鐘,你聽到大笨鐘的鐘聲絕對不會懷疑那就是大笨鐘,不只是因為這個鐘很大,他的聲音獨一無二。」

大笨鐘打造時要求誤差不得超過一秒鐘,這有賴於精確的機械計時系統,而維持沉重鐘擺的精密平衡系統的,竟然是一堆英國便士銅幣,據稱只要拿走或者增加一枚銅幣,就會破壞鐘擺的平衡,讓鐘擺每天慢或快0.4秒,影響準確性。


於大笨鐘為什麼叫大笨鐘?有人說是拳擊手的名字,也有人說是取自於當時國會議員班傑明爵士的名字。鐘店負責人說:「我喜歡這種說法,因為它是男性的小名,
象徵巨大宏亮自負的,會用27個字去描述只需一個字就可講完的事情。」另有說法指出,當年大笨鐘完工,國會議員熱烈討論該取什麼名字,討論太久,後座議員
不耐煩的嚷嚷說,乾脆叫大笨鐘,引起諸位議員哄堂大笑,但是竟也獲得支持就此定名。

這150年來,大笨鐘曾經因為天氣
故障和意外短暫沉默過,包括1962年除夕夜因為積雪太重讓鐘變慢,導致新年過了10分鐘才報時;1976年8月5日故障,1977年5月9日才修復重新
發出聲響﹔2005年5月27日可能因為當天倫敦熱到攝氏31.8度,大笨鐘被熱昏,停在晚上10點07分不會動了,緊急處理後恢復,但是又在10點20
分停了,這次停了90分鐘才恢復正常。

從11日開始,大笨鐘又將沉默一個半月,工作人員在清洗維修之後,大笨鐘將以更亮麗的面孔展現在世人面前。


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

注意:只有此網誌的成員可以留言。